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他是執(zhí)麥16年的婚禮界導師級大咖,在他主持的婚禮上,你能感受到那種溫暖、睿智、沉穩(wěn)但又極具格調的表現張力。
他博學多識且樂于分享,與他交流總能令人豁然開朗獲益匪淺,無論是新人還是同行都喜歡尊稱他為邵老師。
他是邵晨東。
正 文
婚禮主持人的魅力,是一種多年醞釀出來的底蘊,無論是站在臺上的那一刻,還是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事,底蘊會化作一種狀態(tài),慢慢散發(fā)出來,讓人如沐春風。
邵晨東身上始終有著一份“上海老克勒”獨有的腔調和精致,資深的行業(yè)閱歷與永不停止的自律與思考,成就了這位業(yè)界公認的“有底蘊有態(tài)度”的婚禮人。
婚禮風尚(下文簡稱W)帶著11個問題對話邵晨東,在16年的積淀下,他對自己以及婚禮行業(yè)都有怎樣的剖析感悟?
W:您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
邵晨東:曾經的廣告策劃師,用理性駕馭和規(guī)整感性的人。崇尚用平靜的分析和體察、精準細膩的細節(jié)和執(zhí)行、恰如其分的格調和表述、用溫暖情懷和生動的方式,來真正展現人們內心訴求的業(yè)人。
W:當初為何會選擇婚禮主持這樣一份工作?
邵晨東:當年升學考復習,我跑去參加一個市級的演講比賽,還得了個第二名,被班主任押了回來,當著全班的面訓斥:演講將來能當飯吃嗎?時隔很多年以后,我還真硬生生把這個原來只是興趣的事情當飯吃了。
從業(yè)十六年,大部分青春、激情、寄托都融匯進去,它給了我穩(wěn)定的收入、體面安定的生活、進取心和人生目標。自己喜歡、有人買單,還有了感情。不覺得是我選擇了這份工作,而是這份工作成就了我。
W:成為婚禮主持人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覺得什么最重要?
邵晨東:不妨舉個例子,接觸過一些行業(yè)以外的主持人,比如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明星、演員等等。他們有些可能事先連見面都做不到,沒有溝通和執(zhí)行、沒有音樂編排、沒有流程的確認。但他們主持婚禮,價格數十萬到數百萬不等。有問題嗎?合理到一點問題也沒有。即使隔行如隔山,明星們出場的意義并不在于需要他們展現婚禮的技術能力,而是一種“象征意義”,趨向于一種更精神化的取向。
技術和能力是根本,但一定不僅限于這些。任何一種“產品”若單純強調技術能力,它的價值僅停留于“功能性”,這種“物化”的特征會局限我們在行業(yè)內的發(fā)展。我們必須除了技術功能以外,還要融入“精神化”和“象征性”的東西。
每個業(yè)人需要思考:如何用非口號或雞湯式的方式,從更大格局提升整個行業(yè)的影響力。從這幾年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來看,很多業(yè)人和機構都在努力踐行并落地了這個觀念。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整個行業(yè)地位提升帶來的福利,因此也被愈發(fā)重視和尊敬、價值和價格上也愈發(fā)提升和看好。
W:對于“婚禮主持”是怎樣理解以及定義的?在主持過程中最關心的是什么?
邵晨東:主持人因各自理解以及面對的客戶圈層不同,會產生有各種不同的定義。也直接導致了每個人方法、呈現和狀態(tài)的不同。我把這些稱之為“主持風格”的差異。但有一點是共同和最基本的,必須是能被市場所接受。單純從技巧來看,平衡和情趣是兩個最重要的因素。
W:您怎樣描述自己的主持風格?這種風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邵晨東:對自身風格的定義:注重體驗、注重感受、注重表達、注重格調,而非形容詞的雜亂堆砌、無病呻吟般毫無內容的膚淺抒情。司儀應該是一個聲臺型表都不錯的心理學家和氛圍營造者。
司儀一定是有自身的立場和觀點的,每種風格的形成都是對自身立場和觀點的詮釋,而這種詮釋最終都是源于對自身所處的市場理解上的不同。只要能被市場所接受,并不存在對錯之分。閱歷、文化和審美是風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W:新人選擇您作為婚禮司儀,您認為有哪些原因?
邵晨東:技術上是老司機,外觀上是大叔,感情上是暖男,心態(tài)上是同齡人,觀念上有正能量。原因很簡單,我沒有放棄成長。
W:為了做好婚禮主持,您曾做過最挑戰(zhàn)的事情是什么?
邵晨東:每場婚禮都可能是一次挑戰(zhàn),因為每個家庭的訴求不同,背后要做的功課遠沒有舞臺上看來那樣的揮灑。
幾乎是隔三、五年遇到個大瓶頸。剛入行的挑戰(zhàn)是如何把自己的眼睛從手上的手卡中抬起來;后來是如何在毫無先例的情況下,冒著被市場和業(yè)界嘲弄和唾棄的壓力組建執(zhí)行團隊,口袋里皺巴巴的幾百元費用怎么分?
現在面臨的挑戰(zhàn)是看清日趨成熟、嶄新的市場結構,取舍這些年來的經驗閱歷以及人際中的良莠,保持鮮活的洞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對手始終是自己。精力、體力、智力心態(tài)和解讀交流,甚至外觀體型,都要完勝過往的自己。心無旁騖保持嚴謹的狀態(tài)和理性、開放并存的思維模式,兼容并蓄又要保持獨特。
W:就目前的主持狀態(tài),您對自己最滿意的是什么?希望提升的是什么?
邵晨東:從不消極,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這是我最滿意自己的地方。
用冷靜和科學的方法去審視困難形成的原因,找到方法的同時也找到樂趣。我不覺得自己是個“斗士”。反而變得越來越柔軟。越來越懂得換位思考以后的體諒、竭盡全力的協(xié)助、全心全意地關懷。無論是對新人、伙伴、同行還是機構。
人的價值取決于能解決多大的問題?;槎Y主持人并非是滿口漂亮話的人。我很開心在從業(yè)生涯中,憑借自己微薄的能力,或多或少地解決了在婚禮背后一些并不顯山露水的技術難度、家庭隔閡、觀念分歧等矛盾,使每場婚禮都擁有了更深刻意義上的平衡和歡愉。
W:有沒有哪一場婚禮讓您有最特別的感觸?
邵晨東:決定不做這種比較,因為沒有“最”的。感受無法比較,財富才可以,而比較財富又不高明。我無法認定月收入只有三千元的人,拿出兩萬元去辦婚禮,和身家數百億的人拿出一千萬來做婚禮,哪個會更令人感觸。任何一場有誠意的婚禮都是一部史詩。
并不一味追求奢華感,盡管有人認為燈光運用、音樂體系、執(zhí)行精準幾乎是我最被稱道的部分。其實這是邵氏“系統(tǒng)”自帶的功能,源于一個業(yè)人的自尊心,不需要額外重申和付費。形式的掌控僅是基礎,婚禮最高級的是精神化的洗禮。
邵氏團隊的費用不低,但沒有開出過高的價格。價格的形成是考量到維護一個高素質團隊的管理和成本方面的開銷,以及團隊每個人生活品質的維系。不濫用新人的一分錢,是邵氏收費一貫的準則和信用。
W:對準新人有什么建議?
邵晨東:對婚禮形式上最好的視角,不是奢華的無盡延伸,而是情感、格調、情趣的高下;對婚禮內容上最高的評價,是人們透過舞臺,看見成熟和穩(wěn)健的人格、理性和感性交織的智慧、以及對今后婚姻生活的審美、擔當和勇氣。
再高超的技術和再完美的場布都可以花錢買,但婚禮上還是有一些將讓你們與眾不同,因為需要靠時間去造就和提煉,那便是:審美的高度、傳統(tǒng)的深度和重視的力度。在婚禮上請更關注自身的體驗感和表達,這是婚禮最核心的部分。
我們在婚禮上宣示著我們的成長和強大。缺失了體驗和誠意,場布設計到流程設定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W:對婚禮行業(yè)您個人有何想法見解以及建議?
邵晨東:用誠意和柔軟的心,保持競爭、保持合作、保持熱情、保持忙碌、保持冷靜、保持天真,這是我們這個行業(yè)最初、也是最后的理智和尊嚴……
十六年的行業(yè)積淀,使邵晨東足夠游刃有余,他享受婚禮行業(yè)帶來的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感,也傾盡全力回報這個行業(yè),不變的依然是最初的情懷及追求,和那份行業(yè)使命感及責任感,一如他所說,用誠意和柔軟的心,守護這個行業(yè)最初、也是最后的理智和尊嚴。
[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yè)觀察轉載;來源:weddingvogue婚禮風尚;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yè)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
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yè)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