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億單身人口!他們?yōu)槭裁床唤Y婚?

結婚產業(yè)觀察·2019-09-05 00:00
2729
現在年輕人的狀態(tài):階段性渴望戀愛,持續(xù)性保持單身。

現在年輕人的狀態(tài):階段性渴望戀愛,持續(xù)性保持單身。

近期,“中國結婚率創(chuàng)近10年新低”屢上新浪微博熱搜。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結婚了。據國家統(tǒng)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結婚率僅為7.2‰。中國單身人口已達2.4億,占總人口約17%。

眾段子手輪番出動,好不樂哉?!敖Y婚要買房、買車,我現在沒錢”,“感覺不劃算,結婚后還要給男方當免費保姆,住著沒你名字的房子被說三道四”,“合得來,不合則分”、“低質量的戀愛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所以,很多年輕人現在是:階段性渴望戀愛,持續(xù)性保持單身。

單身了很久的人,還想脫單嗎?

極光大數據《2019單身人群專題研究報告》顯示,47%的單身男女脫單意愿都是隨緣,只有18%迫切想脫單,16%比較想,還有8%的人群比較想保持單身狀態(tài)。

真是佛系戀愛,單還是雙,都行。

現在相親的場景大多是這樣的:男女雙方就像面試一樣,交換對方“簡歷”–工作單位,畢業(yè)學校,年齡,身高,是否有房、車。

而高額的房價,讓很多年輕男女顧慮重重,也讓相親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交易”。北上廣深動則8、9萬均價的房子,讓很多人成為一輩子房奴,或者想成為房奴都不夠資格。

單身誰之過

那么,隨緣的年輕人,情感都寄托在何方了呢?

隨著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房價攀升,抖音等手機娛樂興起,都市白領白天忙上班,晚上忙加班,好不容易到了周末開始放飛自我,聚會、郊游、擼串、泡咖、宅家、睡懶覺……

“宅巢”現象也催生了寵物市場的繁榮,“今天你吸貓了么?”是一代年輕人的精神慰藉。

《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yè)白皮書》披露,中國寵物(貓狗)消費市場規(guī)模達到1708億,同比增長27%。白皮書還顯示,養(yǎng)寵省市的繁榮程度恰恰和獨居人口分布最多的城市成正比。

戀愛,似乎成了這個時代的奢侈品。

北北(化名),男,32歲,單身3年,上一段戀愛因為雙方性格不合分手。他認為,單身的關鍵原因在于男女之間誰都不愿意承擔責任。女生想找一個保護自己,百依百順的男朋友;而男生也想找一個性格溫柔的,不發(fā)脾氣,百依百順的女朋友,這就導致雙方都極度關注自己,沒有人愿意付出。

薇薇安(化名),女,31歲,單身2年,上一段戀愛因為男方家庭原因分手。她覺得談一次戀愛太難了,本來工作壓力就很大。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相比于父母那代,經濟沒那么發(fā)達,信息溝通不便利,人與人差距也不大,大家似乎過著差不多的日子,掙著差不多的錢,住著差不多的房子,結婚后,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會把愛情過成親情,安安穩(wěn)穩(wěn)一生,平淡卻雋永。

即使有些夫妻吵吵鬧鬧一輩子,但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也情愿湊合過,決不輕言離婚。當然也不乏愛上一個人,守著一座城,執(zhí)子之手,把日子過成詩畫的人。

一些年輕人認為,父母那代人過得并不幸福,當時地域流通性差,大多守著一城一池,選擇余地不多,基本就是搭幫結伙過日子,將就一輩子。也有一些人認為,父母那代人很幸福,人與人之間不太顧及身份、學歷、家庭等因素,婚姻單純而雋永。

而這代人在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大城市里,男女經濟獨立,更加追求靈魂伴侶,追求自我實現與滿足。于是,造成雙方都臆想了心中一個完美的她/他,而只要這個她/他達不到自己的標準,就不愿意進一步接觸。

單身男女不能承受之殤

單身的好處是,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單身的壞處,也是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

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要獨自面對工作中的風雨,心里的孤獨、焦慮無法和家人、朋友述說,有些時候明明微信已經打了很長一段文字想吐吐槽,可是又默默刪除,怕打擾到大家。

我們也許已經太久沒有嘗試去接近、關心一個人,因為自己也是那個需要被關心的人。

其實許多人都希望遇到一個可以傾聽自己心聲的人,共同抵擋生活中的壓力。在骨子里,都渴望愛與被愛,那為什么依舊單身呢?

中年單身女性不能承受之殤

20世紀90年代,美國黑人女性學者Crenshaw在過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交叉性理論,指出女性受到歧視和壓迫是由各種社會因素和社會身份的要求交叉疊加所致。

從現實上看,女性一旦過了30歲,就會受到來自年齡和性別的交叉壓力。

工作面試時,人力除了專業(yè)性、性格傾向性等常規(guī)考察外,往往看似不經意地加一個問題“你現在有男友么?打算什么時候結婚?”

這種問題的緣由在于女性不僅承擔職場人的角色,還承擔著“妻子”和“母親的角色”,而這兩種角色導致很多女性在婚后一大部分精力會撲在家庭上。

未婚單身女性想愛而不敢愛。

一方面,愛上一個人,從結婚到懷孕到生子,至少需要2年時間,而這兩年精力的牽扯,幾乎提前宣告了職場生涯的“死刑”;另一方面,隨著高學歷畢業(yè)生的逐年增加,單身女性為了提高競爭力,不得不在結婚前拼命工作,獲得“護城河”,以確保婚后依舊可以緊跟發(fā)展形勢、投入工作。

特別是在性別差異下,一些大齡單身女性被貼上“女漢子”,“不溫柔”,“只忙事業(yè)不顧家”等標簽,這讓很多女生對于戀愛更加理性又克制。

所以,越來越多女性傾向“隨緣”,除非遇到性格、工作、學歷各方面都特別合適的,否則不會輕易戀愛。

“男性往下找,女性往上找”的緣由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截至2015年,30~34歲的單身男性占47.1%,年齡35~39歲的區(qū)間也高達35.0%。

一部分原因是日本男性認為婚后的自己像是掙錢機器,一家子的開銷全由自己承擔,毫無自由可言。

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在1997年、2007年、2017年三個節(jié)點中,日本全職家庭主婦的比例分別為49.3%、45.7%、35%。

在日本,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年收入被認為是結婚的一道門坎。

沒有達到這個收入的男性在戀愛中很自卑,而高收入女性也看不上那些低收入男性,導致單身成了常態(tài)。

對此,日本社會學家荒川和久認為,“日本的單身率居高不下和經濟因素直接掛鉤。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后,工薪族的工資就一直在下降。”

年收入和未婚率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男性的收入越少越容易單身,而女性則收入越高越容易單身。

另外,一些國內外醫(yī)學家認為,女人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這導致一些大齡男生并不愿意接觸同齡女生,但與比自己小很多的女生溝通時,又倍感代溝。于是,輕松的聊天變成了試探,試探變成曖昧,而曖昧的結果變成了不了了之。

由此可見,男女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同,造成人們對于男性本能的期望是事業(yè)有成、對家庭有擔當,而對于女性則要求小鳥依人、賢妻良母。

于是,大多數男性期望尋覓一個與自己學歷、收入、家庭等方面勢均力敵或比自己稍弱的女性當伴侶,而女性則期望找一個比自己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男性,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男性往下找,女性往上找”。

可是,隨著女性更加經濟獨立,她們不愿意草草嫁給一個“過日子的人”,本著“寧缺勿濫”原則,寧愿單身也不愿湊合一輩子。

AAC模型,助你走出單身狀態(tài)

盡管是少數人,但想要脫單的人,怎么做才好呢?這里提供一個A(attract)A(action)C(cultivate)模型,希望能給大家些許幫助。

吸引?

Attract,第一印象至關重要。

你在意中人眼中的形象會通過他的視覺進入大腦,并在潛意識里影響他對你的判斷。所以,要做好邂逅緣分的準備,有時候,不經意間就會遇到真愛。

1924年,希爾頓連鎖酒店創(chuàng)始人康拉德·希爾頓迷上了教堂里距離自己五排座位的“一頂紅帽子”。禱告結束后,他追出教堂,靦腆地要了“紅帽子”的聯系方式。后來,他娶了那位“紅帽子”。

研究表明,愛情吸引力法則在于相似性。這種相似性不是指外向型與內向型性格就不能相互吸引,而是指相似的背景、愛好、品味,是志趣相投。

這會使兩個初見面的人產生一見如故的既視感,兩個人在日后也更容易相處。

什么是志趣相投、直視對方?放下偏見。

很多人心中都會為另一半設定一個框框,而當真正見面時,經常會出現“見光死”的狀況。其實并不是“見光死”,是你是否愿意以包容的心態(tài)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有些人甚至尋覓一圈后又回頭找了當初錯過的人。只是因為他發(fā)現,并沒有一個人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于是降低了心中的預期。

有一種說法是——假如你是異性,你覺得你會娶你自己么?

這意味著,你會假設你的意中人喜歡的類型和你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夠高,就說明你們之間來電。也有些人會因此改變自己的性格,迎合“心中他”喜好的類型。

其實,這是對自我不自信的一種體現。

“做別人”可以短時間吸引別人的注意,但是一個人骨子里的性格與修養(yǎng)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暴露無遺,你把控不了所有細節(jié)。

喜歡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終于人品。

而人品,需要慢慢接觸,需要共同經歷事情,這與學歷、工作、是否有房子無關。

表達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暗戀的經歷。

無數個孤獨的夜晚,一遍一遍刷著他的朋友圈,他走過的路、遇到的人、聽過的歌,他的經歷你倒背如流,你像猜謎一樣解讀他的心情。

正如一首歌唱的:“你的一切移動,左右我的視線,你是我的詩篇,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迸c歌中表達的意境不同的是,你僅僅停留于在心里一遍遍讀他,而沒有去行動。

縱使你心中幻想著和他一起的千種情景,千種對白,你甚至連他約你時穿什么衣服都想好了。

可是,你依舊得不到他。

因為,你不敢告白。

不敢告白不外乎兩種原因:

1. 告白不一定會成功,弄不好還被對方刪除。那么,這只風箏就會徹底斷線了。

2. 男神/女神怎么會喜歡我,告白不過是自取其辱。

這些都是你自我設定——告白一定會失敗。但實際情況是,你也不知道他喜歡不喜歡你。如果你知道他喜歡你,你還不敢告白么?

其實,告白對你沒有損失。如果失敗,說明你們沒有緣分,你再多的戀戀不舍也沒有用,還不如盡快開啟下一段。失敗其實不見得是你不優(yōu)秀,可能是他和你不合適,既然不合適,在一起也不會快樂,也會分手。告白如果成功,說明碰巧他也在暗戀著你,只不過他也和你一樣,患得患失。

所以,愛要立刻行動,要勇于說出口。Action。

培養(yǎng)

有些年輕人,已經喪失了愛的能力。

他們間歇性渴望愛情,又持續(xù)性恐懼愛情,因為害怕見面后不會溝通,害怕了解后失望,害怕付出真心后被辜負。

于是,不敢邁出第一步,一直保持單身。

相愛容易,相守難。在經過了一見鐘情或日久生情、告白的階段后,接下來就是cultivate,培養(yǎng)愛的階段。這個階段對于兩個人能否最終進入婚姻殿堂起到決定性作用。

首先,認識角色。

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我們是工作者,是朋友,是兒女,是家人,是書法愛好者……角色的不同驅使著我們做出不同的行為。

在另一半面前,我們希望對方扮演什么角色?

有些人希望對方扮演傾聽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壓力,發(fā)發(fā)牢騷,說出來就舒服了;有些人希望對方扮演咨詢師,找不到更好的對策?如果另一半可以用理性的分析緩解我的壓力,就會感到有了前進的方向。最不好的一種方式是,雙方都在抱怨。

其次,控制情緒。

光有陪伴是不夠的,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懂得”我們的情緒。大家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不同交際圈,我們會和別人在某些方面產生共鳴。

但是,這個世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就沒有那么多“感同身受”。

控制情緒的關鍵在于建立同理心。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說:認知同理心,即理解他人處境的能力;情緒同理心,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同理心關懷,即明白他人需求的能力。

成熟的人,是擊垮對方自尊心的那句話就在嘴邊、卻默默將這句話變?yōu)橐粋€暖心的微笑。

最后,自我反思。

克里斯多?!っ显凇队H密關系》這本書提到,盡管伴侶彼此相親相愛,但也可能表現出自利偏差。順遂時,人們很容易認為是自己的作用;情況變糟時,則尋找外部理由。

其實,這都是對自我過度自信,對他人過度奢求。

愛包含兩種形式,愛與被愛。只有當從渴望“被愛”到渴望“愛”時,我們才能自我反思。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扮演著“愛我們”的角色,包容我們一切的情緒——開心,快樂,壓抑,孤獨,執(zhí)拗……即使父母工作一周很累,依然周末帶著孩子出去玩兒。我們被這種天使般的關懷所感染,有時候會導致心安理得享受著這種溫暖,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像對待孩子一樣對我們百依百順。

其實真正應該學的是:父母“愛”我們的方法。

1. 包容他的小毛病。

2. 為他的成功而開心;當他失敗時,鼓勵他、托住他,傾聽他的心聲。

3. 給予對方獨立的空間。

4. 在追逐事業(yè)時,不要忽略另一半的感受。

5. 周末一起出去玩。

6. 放下手機,享受與他聊天的過程。

7. 每天出門時,給予一個擁抱。

8. 在他做飯后,主動要求洗碗。

9. 給對方過生日,創(chuàng)造驚喜。

10. 一起嘗試新的事物,畫畫、書法、蹦床……

結語

當一只母貓和一只公貓初次相遇的時候,會先停下來,欣賞對方的容貌。這時候,如果一只貓憤怒的“喵嗷”的一聲,另一只貓就會豎起毛發(fā)嘶吼一聲表示回應。

但是,如果一只貓豎起自己冰涼的小鼻子,眨一下眼睛,另一只貓就邁開貓步,一步一步接近,邊走邊搖著尾巴,并報以輕柔的一生“喵兒”。

隨后,他們會抱在一起,互相舔著對方的毛發(fā),彼此沉浸在對方的溫柔里。這就是愛。

愛是一次又一次解讀對方的瘋狂舉動,一次又一次達成和解。然后微笑著和對方說:“你比我期待的更好?!?/p>

[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yè)觀察轉載;來源:混沌大學;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yè)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yè)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
[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為結婚產業(yè)觀察轉載;來源:混沌大學;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業(yè)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業(yè)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

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微信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