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成年輕人不想辦婚禮?是臨時起意還是積怨已久……

結婚產(chǎn)業(yè)觀察·2019-06-17 00:00
4843
前段時間,微博就“你能接受結婚不舉辦婚禮嗎?”開啟了投票,約55%的人認為婚禮勞民傷財,可以不辦。

前段時間,微博就“你能接受結婚不舉辦婚禮嗎?”開啟了投票,約55%的人認為婚禮勞民傷財,可以不辦。

評論中,不乏女性旗幟鮮明地反對婚禮。

乍一看,這個數(shù)據(jù)實在有悖常識。一直以來,婚禮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怎么突然大家就都不想辦了呢?

然而,所有的“離經(jīng)叛道”都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積怨已久。

年輕人為什么不想辦婚禮了?

在距離婚禮還有三個月的時候,李娜退縮了。

不是情變,而是怕了四個爹媽。爭吵和眼淚,從年初兩家選結婚日期的時候就沒停過。

女方爸媽選的日子,男方爸媽說克他們,男方爸媽選的日子,女方爸媽又說碰上農(nóng)忙,老家的親戚來不了。你來我往,李娜夾在爸媽和男友之間,里外不是人。

李娜不明白,為什么都21世紀了,家長還那么封建,看八字,破相克,累不累?一想到婚禮這出“鬧劇”才剛開始,以后有的是爭吵,她就徹骨地絕望。

事實上,2017年5月5日,《奇葩說》就曾就“婚禮真的有必要嗎?”展開過辯論。

選手臧鴻飛說:“婚禮就是一場大型、尷尬、荒謬、自相矛盾、自嗨的廟會”,直戳很多年輕人的痛點。

對他們來說,婚禮不僅是一場為期一天的廟會,更是一場持續(xù)幾個月的鬧劇。

婚禮,首先是金錢的博弈。

從彩禮、三金、嫁妝到婚慶、車、飯、酒、煙的檔次,再到買多少錢的鉆戒、買不買婚紗每一個涉及錢的東西,都要六個人大戰(zhàn)三百回合才能決定,錢花了,人也不落好。

婚禮,還是習俗的博弈。

我國現(xiàn)代婚禮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流程。

司儀故作煽情:“下面讓我們把燈光照向父親,現(xiàn)在女兒長大了,她要走了……”爸媽哭了,臺下的賓客卻早已交杯換盞,好不樂乎。

新人先是在司儀的指揮下齜牙假笑,然后在親朋的起哄下游戲賠笑,最后在爸媽的帶領下喝酒賣笑。

其實不止新人尬,參加婚禮的人也尬。

看著幾乎每次都一樣的舞臺裝飾、新娘化得親媽都不認的妝容、聽著司儀講差不離的催淚故事、和大桌根本不認識的人尬聊、搶著一大盤里只有幾口的飯菜,下定決心:“下次光給錢得了,我可再也不來了?!?/p>

本來年輕人就工作忙,假少,沒用在度蜜月上就夠心塞了,還要浪費到90%的人都不認識的大型尷尬現(xiàn)場上,擱誰誰不心塞?

也不是沒提出過不辦婚禮的想法。但是只要你敢稍微試探一下,就會引發(fā)爸媽的雷霆之怒:你要不辦婚禮,我就沒你這個兒子/女兒。

父母為什么執(zhí)著于辦婚禮?

有人說,辦婚禮是為了收回份子錢,其實這個理由并不成立。

《2017中國人婚禮狀況調研報告》大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婚禮花費5w-10w的占42%,依次下來是10w-20w和2w-5w。但在一二線城市,這個價已經(jīng)飆到20W以上。

數(shù)據(jù)來源:《2017中國人婚禮狀況調研報告》

首先,吃的得有排面。

在北京,尤其是婚禮“旺季”,西餐、法餐、北京菜、湘菜等特色餐廳,餐標費用基本在3888-8888之間(額外加收16%的服務費);星級酒店餐標(桌餐)基本在6888-12888之間(額外加收16%的服務費)。

不僅首都貴,哪哪都貴。中國辦婚宴平均擺酒席21.5桌,平均花費是每桌3385元(酒席2500元/桌+喜糖煙酒800元/桌+其他)。

其次,陣仗也不能輸。

中國婚博會數(shù)據(jù)顯示,上海人婚禮婚慶策劃總花費平均在25386元,主要集中在人員服務、花藝設計、燈光設計以及搭建布置、策劃設計方面,這幾項的花銷占該項目總花費80%。

不僅如此,婚禮現(xiàn)場外面還得有茶歇,有伴手禮!桌子上分散著花、點心、甜品、婚紗照、擺件等一系列供大家自拍的小東西,才顯得“高級”!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婚博會

不為了份子錢,這么折騰,到底圖啥呢?

第一,為了面子。

對男方而言,他們需要一場婚禮來彰顯自家的財力,讓別人知道自己家過得很好。

若是不辦婚禮,別人還不知道咋想呢。

不僅要辦,而且要用最好的,才能顯得自己底氣足。

第二,明媒正娶。

一般,女方父母更在意婚禮。

一方面考驗對方愿意為了自己的女兒付出多大的財力、精力,這決定了女兒未來的家庭地位。

另一方面也同時是將女兒正式介紹入男方全部的關系網(wǎng),無形建立一個監(jiān)督機制,讓男方形成一種為家負責的責任感,以后膽敢干出離經(jīng)叛道的事情,將接受所有親朋的指摘。

最壞的情況也是不敢光明正大地二婚。

第三,怕被人挑理。

戴汐的母親堅決反對不辦婚禮這個行為。

作為一個聽多了張家長李家短的中年婦女,她深知謠言猛于虎的威力。

今天你結婚沒請老家的二老姑,明天她就會告訴三老姑:“我女兒結婚都請他家了,他家結婚都不請我,不認咱這窮親戚了!”

三老姑又告訴四老舅:“小兩口肯定有問題,結婚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薄?/p>

等再傳回戴媽媽耳朵里就成了:“男方肯定是二婚,才不辦酒?!?/p>

第四,告別兒女。

《奇葩說》另一位選手胡漸彪說:“婚禮本來就不是給新人辦的。”在古代,婚禮第一拜是給上天,第二拜是給父母,最后才是夫妻。

婚禮不僅有昭告天下的作用,更標志著新人身份的徹底轉變。

對父母來說,子女成年了也還是孩子,只有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學會相互照顧、相互負責,為自己的小家,為兩個大家承擔責任時,才真正成了大人。

父母無非就是想看著子女幸福,漫長的婚禮籌備,是他們向子女的告別。

年輕人有自己的儀式感

哪個女孩子少女時期沒有幻想過自己的婚禮呢?穿著白紗,牽著爸爸的手,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白馬王子,成為當天最美、最幸福的女人。

但是乘興而去,往往意味敗興而歸。

大部分人不是不想辦婚禮,不是不需要儀式感,而是他們發(fā)現(xiàn),婚禮的儀式感,自己說了不算。

想把婚禮辦成大型K歌現(xiàn)場,爸媽說:“不可以,有傷風化?!?/p>

想舉辦海邊教堂婚禮,爸媽說:“不可以,中國人去什么教堂?!?/p>

想辦草地婚禮,爸媽說:“不可以,親戚吃不飽?!?/p>

想旅行婚禮,爸媽干脆說:“你們自己過去吧,我們沒你這個孩子?!?/p>

……

自已的聲音父母聽不進去,父母的婚俗自己又不認同。

辦一場尬出天際的婚禮,花再多的錢都很low,根本不會有面子,只會勞民傷財。

與其向一群根本都叫不上名字的人宣告明媒正娶,還不如朋友圈發(fā)個結婚證有宣誓力。況且,大家都是獨生子女,交通那么發(fā)達,告別啥呀,說溜達就溜達回來。

表面上是婚禮之爭,實際上還是觀念之爭。

時代在變遷,2019年已經(jīng)不適合再用傳統(tǒng)的觀念來桎梏我們了。

不要再告訴別人要做什么,而是給予別人選擇的自由。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儀式感,不是離經(jīng)叛道,而是文明的進步。

戴汐說:“今年過年,我和他去追了極光。在歐若拉女神的鑒證下大喊我愛你,難道不比婚禮起哄下說的我愛你,更加真摯嗎?”

子女應當滿足老一輩人的心愿,父母也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

婚禮的形式,甚至婚禮本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互體諒,相互支持,負擔起對家庭和父母的責任,不是嗎?

[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為結婚產(chǎn)業(yè)觀察轉載;來源:有意思報告;作者:劉峙奧;責編:風曉標;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文章內(nèi)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結婚產(chǎn)業(yè)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關注微信公眾號:結婚產(chǎn)業(yè)觀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貨互動精彩多

服務熱線

15951931910

微信服務號